西工大新闻网9月18日电(马蕾蕾 宋姝莹)9月14日晚7点,外国语学院2016级研究生党支部在学院219会议室就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回信精神召开了专题学习讨论会。会议围绕创新创业、服务、延安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几个关键词展开了讨论。此次会议由支部书记杨转霞主持,院党委副书记高敏及全体党员参加。

组织委员马蕾蕾同志就什么是“互联网+”向大家做了简单的介绍。随后,杨英同志结合自己去俄罗斯交流学习的经历向大家阐述了大学生创业的趋势和高涨的热情。通过介绍和分享,大家充分理解了“互联网+”的真正含义,也意识到了互联网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同时,也使得有创业想法的同学备受鼓舞。随后,党员同学们围绕“服务精神”、“延安精神”、“吃苦奋斗精神”展开讨论。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服务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我们躬身实践。党员姬潇潇结合自己在Queen Mary学院做兼职辅导员的经历向大家阐述了服务的本质。服务就是不抱怨,有耐心,有爱心;遇到困难不骄不躁,耐心处理。她总结说,服务学生,不仅是一次锻炼的机会,更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所谓延安精神,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指导着中华民族实现新的伟大复兴。讨论中,王佳雨同志结合身边的人和事,对践行延安精神作了深刻的剖析和陈述。她提到,“我们要不怕吃苦,不怕吃亏,要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为自己积累福报”。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要成大器,就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孙玉晴同志带母求学,不畏辛苦,秉持着一颗赤子之心照顾自己年迈的母亲;同时,她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业,积极发表论文,在学术科研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她躬行实践,给我们树立了迎难而上的学习榜样!
高敏作了总结发言。她说,要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对自己有信心,女生也大有可为;要努力走出自己所处的小格局,用长远的眼光看待事情;回归到我们本身,要有耐心,有爱心,懂得感恩。
最后,学习讨论会在观看纪录片《大国外交》中圆满结束。
此次学习活动加深了支部成员对“互联网+”的理解,极大增强了同志们的创新创业热情。此外,重温“服务精神”、“延安精神”、“吃苦奋斗精神”,有利于激励外语学子以己所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审稿: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