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10月9日电 9月29日下午,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张华教授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刘小钢教授为师生们带来了两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会于公字楼334举行,由材料学院副院长殷小玮教授主持,材料学院师生共计5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殷小玮首先对两位教授的来访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分别介绍了两位教授的学术成就及研究方向。其后,张华与刘小钢分别就自己的研究领域、科研方法等进做了精彩报告。
张华现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材料系教授,研究兴趣主要包括超薄二维纳米材料的合成(如金属薄片、石墨烯、金属硫化物、金属有机框架,共价有机骨架等)、复合材料在纳米/生物传感器/应用清洁能源等方面的应用、新型金属和半导体纳米材料、光刻微纳米尺度表面结构、纳米和生物材料自组装单分子膜等。张华在其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获得了诸多奖项:2016年获得nanoscience青年研究员奖,2015年获得ACS nano讲座奖,2013年获得世界文化理事会(WCC)的特别表彰奖等。报告会上,张华主要总结了近几年来团队在新型贵金属纳米材料晶体相控制合成方面的研究内容与成果。
刘小钢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教授,同时在新加坡科学院材料工程研究所和苏州工业园区新国大研究院兼任高级研究员,其团队研究兴趣主要包括纳米材料制备和自组装,生物无机化学和超分子化学,催化表面科学,光电太阳能技术,传感器和生物医学应用。近五年来,刘小钢团队在红外上转换发光材料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广泛而深入地进行了稀土发光材料的生长、发光机理及其在生物医学、光学传感、太阳能电池、三维立体显示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获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以及相关国际发明专利。刘小钢的报告主要介绍了镧系元素掺杂纳米粒子后将会表现出独特的发光性能,包括具有很大的Stokes位移,尖锐的发射带宽,光闪烁的抗阻性以及光褪色。
两场报告引发了师生们的热烈讨论,激发了师生们的科研兴趣。报告会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此次报告会增强了材料学院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材料系、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教师间的科研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开拓了材料学院研究生的科研视野,为其今后在研究方向及方法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审稿:陈仲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