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7月18日电(张曦 田超起)上午8时,队员们迎着朝阳来到了小井红军医院。小井红军医院位于井冈山市茨坪镇西北约6公里处的小井,是红军第一所正规医院。走进医院房间,看着红军战士用过的病床、木头做的手术洗手盆、竹片制做的镊子、反复使用直到不能再用的绷带……可以想象当时的医疗条件是何等的艰苦,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岁月中的斗争是怎样的艰苦卓绝。

参观小井医院后,队伍一行随即赶到小井烈士墓,悼念革命先烈。小井红军烈士墓又名红军伤病员殉难处。1969年为纪念被国民党残杀的伤病员烈士,井冈山人民政府在小井建立了小井红军烈士墓和烈士纪念碑,碑上书写着毛主席题词“死难烈士万岁!”大家在墓碑前鞠躬并默哀,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悼念之情,现场气氛凝重。

接着,大家来到了大井旧居。大井是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等同志和红军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1927年10月,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首先就到达这里,此后便成为毛主席在大井的住地。1928年朱德、陈毅同志率领的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也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的秋收起义部队进行了著名的井冈山会师,走在旧居之中,一幅幅恢弘壮阔历史画面浮现在队员们的眼前,不觉为之所震撼。

随后,队员们到达井冈山茨坪毛泽东旧居进行参观与学习。从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泽东同志便常在这房屋的右后间居住和工作。在这里,他代表井冈山前委起草了《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即《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崭新思想。

下午,队伍一行抵达南昌,并在南昌八一纪念馆进行学习和调研。一声枪响,威震四方,唤醒了广大国民,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一张张泛黄的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的历史资料,展现出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敢为人先、为民奋斗的光辉形象。大家不仅缅怀了革命先烈,感受到了革命先辈身上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时代精神,而且深感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晚上,张曦主持召开了实践调研总结与分享会。大家依次作了实践感受的总结,积极分享在井冈山的调研心得和体会。队员张瑜谈到:“两天的井冈山之行虽然短暂,但井刚山精神对我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坚持井冈山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在新时代,我们定能‘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会议最后,张曦着重强调了离队返回时大家的安全问题,提醒大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务必安全顺利回家。
井冈山社会实践调研圆满结束了,通过这次的调研实践,每一位队员都真正感受到了井冈山精神的精髓之处,深深的体会到了今日生活的来之不易。对历史的回顾是为了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我们不仅要记住历史留下的红色记忆,更把这种红色精神融入到了现代生活中,担起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责任,共筑中国梦想!
(审稿:张翠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