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8月14日电(陈子雄 刘铭梓 杜江昊 侯博通 千煜堃 朱展云)8月13日,实践队一行带着探索中国佛教文化的浓厚兴趣,前往本次实践调研的第五站——法门寺。

队员们首先走进法门寺博物馆中的茶文化馆,映入眼帘的是各类煮茶吃茶用具:从碾碎茶饼的鎏金茶碾到存放茶叶的龟型茶盒;从晾干茶饼的镂空银盒到提供吃茶蘸料的盐银台,应有尽有。茶叶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商品,透过茶文化馆,队员们感受到大唐繁荣的商业贸易和文化输出。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文化自信的一个映射,我们应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往开来从当代青年做起,从我们做起。
队员们参观金银器,陶瓷馆。其中唐代金银器精美绝伦,琉璃器浑然天成,丝织品举世罕见。法门寺地宫出土金银器为宫廷用品,做工精美,反映着唐中晚期金银器制作的最高水平。这一件件珍贵精美的艺术品,使得队员不时驻足欣赏。同时法门寺出土了各种琉璃器和波斯的金银器,这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也是唐代艺术包容并绪的最好见证。
离开法门寺博物馆,队员们先后参观了合十舍利塔及真身宝塔。舍利塔建筑高大雄伟,呈双手合十状,其中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指骨舍利。而真身宝塔地下则是举世闻名的法门寺地宫,有2499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出土于此。这些文物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政治水平、文化内涵、科技发展实力、中外交流层次及美术鉴赏水准,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法门寺一行,无论是独具特色的博物馆,幽静清新的寺院还是雄伟壮丽的舍利塔,都让队员们大开眼界。这其中所蕴含的深厚的佛教文化与大唐对待外来文化的包容开放精神, 彰显了中国历史的厚重与丰富的文化积淀,也使队员们加深对“一带一路”倡议意义的理解,坚定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
(审稿:陈仲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