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12月12日电(孙静 惠增宏)12月1日,航空学院流体力学党支部十余名党员,前往汉中市开展为期两天的“饮水思源 不忘初心”主题党建活动。
12月1日下午,在经过近四个小时的车程后,大家怀着敬仰的心情,踏上雨后泥泞的山路,穿过古路坝村,抵达了活动第一站——国立西北工学院旧址。曾经的院址是一座正在维护中的天主教堂,静静坐落在眼前的山坡上,环视着眼前的一砖一瓦,往日战火纷飞、物质匮乏的恶劣环境和校园师生艰苦奋斗、披星戴月忙碌的身影仿佛电影般浮现在脑海中。
校舍前方毅然耸立着由校友师昌绪先生撰文的“国立西北工学院旧址”纪念碑,记载了国立西北工学院的历史。在那样艰苦动荡的年代,由多所北方大学合并而成的国立西北工学院办学达八年之久,不仅开创了我国西北高等工程教育之先河,更是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乃至后来国家培养高等工程技术领域人才的重要基地。“树高千丈,根脉于斯”,脚踏着已被青草覆盖的土地,抚摸着凝重的碑文,大家深深地感受到一种不屈的精神力量,一种科技报国的信念传承。

晚上,党员们在宾馆就目前教学改革的一些措施和政策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本着四个回归的基本要求,认真梳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深入探讨了可能的解决思路以及所面临的困难。通过交流分析,大家进一步明确了教学的重要性,并对教育大环境有了更加清楚的认知。

12月2日上午,党员们参观了位于南郑县红湖寺景区的川陕革命纪念馆。馆内详尽的介绍了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过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于1932年来到川陕交界的大巴山,历经两年多,克服重重困难,和川陕边区党和人民一起浴血奋战,与国民党反动派四川军阀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两天的汉中之行,给每一位党员留下深刻的印象。西工大人应铭记历史,秉承发轫于当时的“公诚勇毅”校训以及后来确定的“三实一新”校风,砥砺前行,传承前辈先贤的文化血脉和精神气概,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发挥更大的力量,共同铺就西工大辉煌的未来。
(审稿:张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