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6月5日电(贾嘉 摄影记者 郭友军)5月31日,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国际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召开,会议主题是通报相关工作,研讨文研院人才引进与学科建设工作。会前,学校高层次人才办公室举行讲座教授聘任仪式,赵荣、李颖科两位国内著名考古和文物保护领域的专家受聘为我校讲座教授,副校长何国强出席并讲话,高层次人才办公室傅莉主任主持聘任仪式。

何国强表示,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学校高度重视各类各级人才的引进工作,全职师资和柔性引进的各类荣誉学衔的师资都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研院建院初期通过聘任顾问教授、讲座教授和特聘研究员等形式补充师资队伍,将为文化遗产研究院高起点的发展规划,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提供更多的智慧和支撑,也为研究院的国际合作平台建设荟聚更多的社会资源。

文研院领导向学术委员会通报了学校学术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核准通过的《文化遗产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章程》、文研院2018年-2019年上半年的工作以及2019年下半年计划,通报了发起成立的“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等情况。

学术委员会围绕文研院人才引进与准长聘学术标准、国内外高水平文化遗产方向期刊建议目录、文化遗产方向重要国际会议建议名录、以及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积极地讨论。
学术委员会主任赵荣教授对文研院近两年的工作给出了高度评价。赵荣表示,文研院短短不到两年的发展,从研究院机构的成立到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的成立,确立了文研院学科方向和平台架构,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今年发起成立“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西工大以文物界的新面孔开始引领文化遗产领域的国际合作,服务于国家战略,体现了西工大的“公诚勇毅”的校训和“发挥优势、学科交叉、特色发展”的文研院的办院思路,更体现了西工大的整体实力和大学使命担当。

学术委员会委员李颖科教授表示,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就是文化、社会、经济效益,文化遗产研究院要用文化的力量为陕西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为陕西、乃至全国的文化遗产事业走出新路子。

与会委员一致认为,学科的发展,既要有基础理论体系,又要有明晰的研究方向和课程体系支撑。西工大文化遗产研究院要用东方的文化体系为标准,要建立东方的、尤其是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理论体系和管理制度体系。要发挥西工大工程技术优势和多学科优势,特色发展,在文化遗产保护科技与装备制造、遗产管理与制度建设两个方向发展,在工业文化和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两个特色上提高彰显度。
下午,与会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参加了三位应聘人员试讲与学术评价。
(审稿:董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