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新闻网
部门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点亮中国航天创业地图——航天学院师生前往航天四院开展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19-08-24 13:06:02 点击数: 来源:航天学院

西工大新闻网8月24日电席近远 全世鸣 张潇予 杨治国 余思洁)“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为加强我校与航天研究所的合作关系与人才交流,近距离接触航天科研事业,深刻体会科研工作者身上的航天精神,8月19日至22日,航天学院“拾肆”暑期社会实践队的十三位青年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开展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

19日上午,同学们抵达研究院四十一所航天科技活动中心,展开交流学习活动。四院领导与老师首先对四院的基本情况及其各下属机构做了介绍,随后又介绍了研究所的高校毕业生需求情况,并详细介绍了硕士生、博士生自培计划,为同学们日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他们鼓励这些未来的航天接班人打好专业基础、努力学习,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奉献一份力。

西工大校友,刘凯学长和刘梅学姐给同学们分享了这一路走来从事科研工作的经历和感想。刘凯学长告诫在校学弟学妹们首先应该明确未来的人生目标,趁着青春年华,努力学习,认真钻研,放平心态,同时对未来保持着好奇心,才能像火箭发动机一般喷薄出无穷的动力。刘梅学姐勉励同学们继续发扬西工大“三实一新”的校风,在学习之余可以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知识,为以后的工作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19日下午,张莹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四院的展馆参观。展馆所展示的四院历史与研究成果展现了一代代航天人的精神,困境之中刻苦科研,落后之时追求超越,为中国航天事业撑起了一片新天地。

8月20日,“拾•肆”团队继续前一天的脚步,更加深入探索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上午,西工大校友四〇一所研究员雷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实验与测试技术。雷老师讲课的过程中表现出航天人的无比自豪,她说“航天科研工作需要我们要很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样才能使我们严苛地要求自己,在工作上做到确保百分之一百成功。”雷老师告诉同学们,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书到用时方恨少,要趁现在扎实基础,学以致用,这样才能更快地成长。雷老师还说,作为西北工业大学的学生,我们要以学校为荣,也要有信心让学校以我们为荣,西工大的学生有创新意识、有冲劲,更要树立航天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以后参与到祖国的航天事业中来。

下午,同学来到白鹿原研究实验部进行参观,这里有着技术水平世界前列的试车台。经过多年的发展,四院前辈们进行了一系列技术革新与升级,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目前,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每年会进行数千次点火试车,承担多项国家重大项目,在我国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前辈们对自我的要求“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让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航天科研工作的细致严谨,容不得半点差错。敬业报国,成就梦想,是每个航天人的不懈追求。

8月22日,“拾肆”团队再来到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进行学习调研。西工大校友程静老师首先为同学们介绍了火箭发动机推进剂性能及装药工艺的基础知识。随后实践队员们前往航天化学动力厂进行交流并实地参观发动机装药工艺。交流会上各个部门的负责老师对同学们简单介绍了厂内的工作,并就个人的工作经验给了同学们很多的建议。前辈们为同学们耐心讲解,分析了就业各个方向的优劣势,给同学们的未来规划提出建议。

三天的实践过程中,队员们接触到了许多奋战在航天四院不同岗位上的优秀校友们,前辈们的事迹使队员们对航天精神有了更准确地把握,可以说“有祖国航天事业的地方就有西工大人的身影”。航天四院的发展历程是对航天人引以为傲的航天精神最真实的写照,每一次的搬迁都是深刻思考后的决定,每一次搬迁都是一场博弈,穿越千百公里的大地,只为了发展航天事业,在最艰苦的时期,航天人以其顽强的拼搏力,推动我国航天事业起步。在我国航天事业一次次取得成功的背后,是航天人永远不变的爱国初心和报国使命,从中同学们感受到的是航天科研工作者们不畏困难、迎难而上、遇挫弥坚的科研精神,认真严谨的科研态度以及敢于创新、默默奉献的精神,更深刻的体会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

三日虽短,收获却满。院所搬迁,跋山涉水,今日成果来之不易;艰苦奋斗,筚路蓝缕,航天精神可歌可泣;潜心科研,甘于平淡,前辈事迹感人肺腑;技艺精湛,无私奉献,大国工匠顶天立地;奋起直追,踏实猛进,中国航天必将向世界展示更加惊艳的姿态。

(审稿:常威威 王强)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