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新闻网
部门动态
当前位置: 首 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动力与能源学院赴喀山国立技术大学访学实践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19-09-10 10:29:03 点击数: 来源:动力与能源学院

西工大新闻网9月10日电申雅雯)为进一步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开阔学生国际视野,增强专业知识,体验多元文化,学院选派25名同学前往喀山国立技术大学(喀航)学习航空发动机的相关知识,同时探索千年城市喀山、了解其历史文化。8月17日下午,由黄盛和王昊两位老师带队到达俄罗斯喀山,为期15天的喀山国立技术大学访学实践正式开始。

喀航发动机课堂,不一样的精彩

喀山国立技术大学为同学们精心安排了暑期课程。在此期间,喀航资深教授瓦里耶夫、瓦里谢果夫等教授为同学们带来航空发动机结构、航空发动机原理计算、气体动力学等相关课程及实验,使同学们对俄罗斯航空发动机知识体系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认知。

在课堂上,教授们用板书一步步推导复杂的航空发动机设计公式,由整体到局部地讲解航空发动机工作原理,他们深厚的数学功底让各位同学体会到细致严谨对于科研学习的重要性。在上实验课时,与国内的发动机虚拟实验不同的是,同学们运用小型真机计算了发动机的各项参数,本次真机实验的机会对于航发学子而言是非常宝贵且有意义的。

寻喀山历史,忆革命先驱

喀山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也为同学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访学实践期间,一行人参观了喀山克里姆林宫,了解了千年喀山的历史变迁与俄罗斯民族融合的激荡历程。在参观鞑靼斯坦共和国国立博物馆的过程中,同学们熟知了鞑靼族的历史与发展,领略了鞑靼族的风土人情。

同学们还参观了列宁故居博物馆,列宁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之一,他的身上体现着早期无产阶级革命者群体坚毅勇敢的精神风貌,在黑暗和压迫的氛围中努力探索光明的道路,在持续的挫折中坚持斗争。这种精神风貌也激励了中国近现代革命者,在艰难困苦中坚定革命信念,救国家民族于危亡。英勇的革命先行者留给当代青年学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怀抱着家国情怀,承担起社会责任,对国家和民族永存一份深厚的情怀。



振奋人心的科技盛宴

作为航空发动机的学习者,同学们都对俄罗斯航空发动机发展情况耳熟能详。在访学实践期间,同学们有幸参加了喀山航展并亲眼目睹图-95、图-160、图-22等重型轰炸机的精彩表演。不仅从专业角度增长了见识,也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对祖国航发事业的自豪感与自信心。

此外,一行人有幸亲临世界技能大赛现场,参观各行各业的前沿技术,享受这场世界级的科技盛宴,在看到五星红旗在赛场上飘扬的瞬间,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同时具备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志向,将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相结合,做有信念、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来自母校的亲切关怀

8月28日,汪劲松校长一行到访喀山,与访学实践的同学们进行座谈,同学们对学校提供的访学机会和喀航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虽然存在语言障碍和生活饮食习惯差异,但是大家努力克服了在异国他乡所遇到的困难。闫育周书记介绍,本次访学实践不仅限于科学技术方面的交流和学习,同时也是体验俄罗斯人文艺术的契机。各位同学纷纷表示,本次访学过程不仅巩固了航空发动机知识、体验了中俄高校不同的教学方式,加深了对俄罗斯历史文化的了解,同时也意识到了扩大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性。

汪劲松校长指出,西工大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学生个人发展也是一个巨大机遇。多样化是竞争的核心因素,大学生活不应只局限在校园,增强国际视野、体验多元文化对未来步入社会颇有益处。国外访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程体验和人生经历,对于形成高水平、宽领域、多层次的国际化办学格局也大有益处。此外,他勉励大家在选择人生道路的时要有充分的自信,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在座谈会的最后,访学团为汪劲松校长一行人深情演唱《我和我的祖国》,表达在异国他乡对祖国的热爱与思念,喀山音乐学院的中国留学生倾情献唱《莫斯科郊外的夜晚》《多情的土地》,座谈会在一片歌声中结束。

本次赴喀山国立技术大学访学实践于9月2日圆满结束,本次访学实践过程不仅使同学们巩固了航空发动机知识、体验了中俄高校不同的教学方式,加深了对俄罗斯历史文化的了解,同时也意识到提升国际视野的重要意义,为成为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工大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俄建交七十年、中俄关系历久弥坚之际,基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同学们也有新的感悟。“一带一路”追求“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如果能有机会在通过“一带一路”等政策真正地了解世界上的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才能在将来有足够的自信挑起大梁,实现“共同体”,复兴“中国梦”!

(审稿:张忻)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