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11月29日电(文字 薛智华 摄影 卢迪)为促进我国空天动力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由西北工业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会主办,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动力与能源学院,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重点实验室,工程实践训练中心承办的“含能材料与燃烧:空天动力交叉论坛”于11月28日在翱翔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
会议主席由何国强副校长担任,会议设置了1个主会场、2个分会场,共组织了5个大会特邀报告,20个分会场报告,内容精彩纷呈,线上线下结合。来自中物院化工材料研究所、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等十余家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参会人数达200余人,展示了学者们在含能材料和燃烧科学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深入探讨了含能材料和燃烧学科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1月28日上午,校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佩进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并指出,含能材料的发展与国家进步、国家安全息息相关,含能材料领域要实现重大突破,需要强化基础研究,推动科技创新。
航天学院副院长秦飞教授与动力与能源学院副院长严红教授分别介绍学院的办学历史、科研条件、师资力量、科研成果等。南京理工大学姜炜教授做了题为“多材料复杂结构炸药装药增材制造新进展”的报告。航天三院三十一所张义宁研究员深入剖析了爆震发动机创新发展之路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中物院化材所张庆华研究员总结报告了近三年来团队的研究进展。清华大学李水清教授在线上介绍了离子液体空间发动机新型高效点火技术。与会专家学者和青年科研人员就报告内容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交流与细致探讨,对未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提出了构想与建议。
下午针对含能材料及燃烧等多个研究方向,20余位专家、学者以分会场的形式分别介绍、展示了自己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在含能材料分会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张朝阳研究员介绍了纳米Al颗粒氧化机制的分子模拟的有关研究,天津大学化工学院讲席教授邹吉军教授介绍了在高能液体碳氢燃料方面的研究工作。此外还有其他专家针对不同研究方向作了有关报告,专家们用幽默、简洁、精准、专业的语言剖析高层次的学术问题,让在场的师生豁然开朗,茅塞顿开。
除此之外,许多专家在线上为大家作了精彩的报告。西安交通大学张英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陈方教授做了精彩报告,此外还有其他专家就燃烧领域发展中的新成果、新观点、新思维开展了研讨。学术讨论气氛热烈,代表们踊跃发言、积极交流,与会代表们普遍感到获益良多。
本次学术论坛的线上和线下参会总人数突破200人,是一次规模较大的学术交流活动,拉近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专家、专家与专家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与创造性,浓厚了学院的学术氛围,同时也为从事空天动力研究的青年学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增进了广大青年学者之间的了解和合作。
(审稿:韩东 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