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新闻网4月2日电(班凯 摄影 郭友军、常昕烨)日前,在《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2022年度全省教育系统综合表彰的通报》中,西北工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榜上有名,分别在陕西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管理工作先进集体以及陕西省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管理工作先进集体两项评选工作中连创佳绩,斩获殊荣,为学校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工作取得荣誉,贡献力量。


在本科教学管理及改革工作中,数学与统计学院紧密围绕学校“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分别在以下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
一是模式改革、资源建设、示范引领,本科人才培养成效显著。(1)创新数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2022年获省重点攻关教改项目1项,陕西高教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2)全力打造一流教育教学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两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一个专业入选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门课程分别入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坚持“数学精神传承+教学名师引领+青年典型示范”模式。1人入选省高等教育师德标兵,并获霍英东教育教学奖。外籍教师先进事迹被省级媒体报道。2人分获校本科教学卓越名师奖、卓越新秀奖。(4)以赛促教。多人在全国、省级教学比赛获奖6项。(5)搭建平台,加强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建设,制定《学院师德专题教育工作计划》,获批3门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二是防疫情、保教学、促改革措施得力。(1)实现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化。出台相关制度8项。(2)全力保障疫情期间全校数学课程教学质量。123门、284门次数学课程在线教学质量得到有力保障。高等数学课程被推荐为陕西高校疫情期间本科在线教学典型案例,学院教师先进事迹被新华网报道。(3)实现全校公共数学课分层次教学,助力拔尖人才培养。(4)搭建阅卷信息平台,实现公共数学课无纸化阅卷。
三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践行“第三课堂”成果显著。(1)成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指导委员会。2022年学院学生获“互联网+”省级金奖和“挑战杯”省级金奖各1项。组织近3000人参加学校、国家、国际三级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国际特等奖提名奖4项,国际和国家一、二等奖61项。(2)坚持价值塑造。学院实践队在贵州遵义纪念馆进行基地挂牌,大学生志愿讲解队入选全国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示范团队。

陕西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数学与统计学院工作团队合影
而在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管理工作中,学院则围绕学校“一流研究生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分别从以下三方面发力:
一是课程与教材建设方面。(1)获批陕西省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建成首个基础前沿课程中心,试点新建8门基础前沿课程,开课6门选修268人次,开设本研衔接课程12门。近3年开设数学公共课程210门次共1.07万学时,授课学生超2.65万人次。(2)搭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平台,组织首届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大赛,入选校首批科研育人示范团队、校研究生模范导学团队。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经验交流文案被《中国教育报》等宣传报道。(3)规划建设优质教材,近3年入选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1本,2部教材获省优秀研究生教材二等奖。
二是在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1)成立学院研究生招生专项共组,优化研究生招生机制,创立“生生相吸”招生宣传模式,不间断组织向生源高校推送校友喜报。(2)实施副导师制和新聘教师导师资格认定机制,近3年进选博导16人(副导师2人),硕导31人(副导师5人);构建“学校-学院-团队”导师培训体系,本年度采用专题培训、主题研讨、经验交流等形式组织培训8次,参训导师278人次。(3)制订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实施细则》等12项制度文件,近3年推荐省优博论文2篇(1篇获批)、校优博论文5篇、校优硕论文6篇。(4)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本年度派出9名硕博生出国留学,招收8名国际硕博留学生。(5)成立研究生创新中心,2021年组织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全国一、二等奖15项。
三是学科建设方面。(1)获批新增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学位点,形成4个特色交叉培养方向。(2)连续3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获批百万级科研项目10余项。(3)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市重点实验室、西安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各1个。(4)近3年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5人次。

陕西省研究生教育与学科建设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数学与统计学院工作团队
2023年数学与统计学院也将乘势而上,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四个行动计划”为载体,全力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以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院建设不断贡献数学智慧。
(审核:郭千桥 徐根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