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新闻网
热点聚焦
当前位置: 首 页 >> 热点聚焦 >> 正文
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决定
发布时间:2020-07-13 17:14:45 点击数: 来源:陕西日报

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决定

(2020年7月10日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总体目标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等五项要求,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在陕西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作出如下决定。

一、切实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一)充分认识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全局与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事关陕西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问题,提出的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总体目标和五项要求,与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来陕考察时提出的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既一以贯之、又深化拓展,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陕西人民的深切关怀和更高要求,饱含着对陕西发展的殷切期望。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做好新时代陕西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把陕西事情办好,让习近平总书记放心,让党中央放心,让全省人民满意。

(二)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体现着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彰显了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根本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深化改革开放的信心决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精神、以人民为中心的坚定立场和勇于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具体化。全省上下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和思想精髓,准确把握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牢牢把握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总体目标

(三)强化目标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把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总体目标和五项要求作为全省工作的鲜明主题和突出主线,落实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努力在新时代各项工作中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构建起具有陕西特色、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建成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创新型省份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方面,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的规模质量大幅提升,开放不足短板问题有效破解,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全面建成,各方面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发展动力与活力更加强劲。

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方面,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取得显著成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秦岭、黄河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取得更大成效,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降低,美丽陕西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文化强省、教育强省建设和更高水平平安陕西、法治陕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党的建设质量不断提高,用延安精神净化政治生态取得明显成效,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得到有效整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清正廉洁蔚然成风。

(四)把握工作原则。实现上述目标,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原则。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走内涵式发展路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权益,汇聚智慧力量,激发追赶超越强大动力,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巩固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稳住经济基本盘。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方向,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壮大新动能,推动新时代追赶超越行稳致远。

坚持抓住用好重大战略机遇。充分用好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要战略,发挥比较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激发潜力动能,切实把党中央关心关怀转化为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把战略机遇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发展胜势。

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努力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五)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在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做实做强做优制造业。制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打造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新支柱产业,积极推进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和汉中航空智慧新城建设,支持西安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实施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转型升级专项行动,提升有色冶金、建筑建材、食品纺织等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加快推进数字陕西建设,实施网络强省建设行动计划,制定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支持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步伐,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培育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增长点。

加快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发展。高水平推进“三个转化”,强化大项目引领、园区化承载,推动能源化工向下游高端化、精细化延伸,加快构建韧性足、技术水平高、竞争力强的万亿级能源化工产业集群。推进陕西—湖北电力外送通道建设,规划建设向华东、华中新的外送通道,规划建设陕北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稳步推进增量配电改革,降低用电价格,促进高质量载能产业发展。扎实推进煤制油、煤制烯烃、煤炭分质清洁高效利用等重大项目,谋划建设一批煤化工全产业链项目。积极布局氢能源产业。创建榆林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加速能源技术融合创新和产业化示范。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提升服务业供给质量,不断激发消费潜能。加大龙头物流企业引进和培育力度,推进“互联网+物流”建设,积极发展高铁快运、冷链物流、智慧物流等业态,打造综合性专业性物流园区、信息平台和货物配载中心,健全城乡物流配送体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地方金融机构,积极推进企业上市,争取境内外金融机构设立区域总部、功能性总部,建设丝绸之路金融中心,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科技信息、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制定万亿级文化旅游产业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设,培育文化创意、数字娱乐等新业态,打造传承中华文化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推动体育休闲、医疗康养、家政社区等生活性服务业提质扩容。

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加强高标准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实施保护性耕作,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深入推进“3+X”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推动以千亿级苹果为代表的果业提质增效、发展后整理,以千亿级奶山羊为代表的畜牧业扩大规模、循环发展,以千亿级棚室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农业高效化、基地化,大力发展“小木耳、大产业”式特色产业,加快茶叶、中药材、富硒农产品等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积极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智慧农业等新业态。发展壮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辐射引领作用,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园创建。

强化基础设施支撑保障。加大交通、水利、能源、环保等领域投资力度,持续推进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高质量发展,加快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建设,支持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建设,大力推进西延、西康、西十、延榆等高铁骨架网建设,加快推进西安地铁建设,有序推进城际铁路发展,构建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体化交通体系,加快建设交通强省。加大引汉济渭、东庄水利枢纽、古贤水利枢纽和榆林“马镇引黄”等水利工程建设力度。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