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4年11月4日凌晨1时24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地球。
在神舟十八号返回舱距地面10公里左右时,返回舱的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相继打开,伞的面积从几平方米到1200平方米。就此,红白条纹的神舟大伞,带着返回舱缓缓降落。
“载人航天,人命关天”。
这组“生命之伞”,已为神舟系列飞船绽放整整18次,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从无到有、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从空间实验室到空间站建造的发展巨变,一次次护佑着航天员的安全。
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从飞天圆梦到入驻天宫,几代西工大人与载人航天携手奋进,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在航天科技报国中贡献着西工大力量。今天,让我们走近其中一位与神舟大伞有着深厚渊源的西工大人,他就是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2002级本科校友、神舟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负责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的贾贺。
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千年古县,人文荟萃。千百年来,商河在孔孟文化和黄河文化的滋养下,文化璀璨,底蕴深厚,是黄河流域一颗璀璨的明珠。
2002年,一位年轻后生从山东省商河县第二中学毕业,来到古城西安,站在西北工业大学校门前,满怀憧憬开启了大学生活。本科求学的四年,他不知疲倦地吸收、汲取着航天知识,航天报国情怀深深地烙印在这位年轻学子的心中。他的班主任王焘这样评价这位年轻人:“他学习不松劲儿,工作上有担当,可以说这四年,为他后面的工作打下很好的基础。”贾贺回忆说:“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严谨的学术氛围为我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航天精神则更是激励自己不断前行、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强大动力。”
2009年,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贾贺便结缘神舟,连续四次参加飞行任务,先后担任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发射任务的青年突击队长;从神舟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总体主管设计师到型号负责人,他用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践行母校的培养。如今已是航天器回收着陆专业青年领军人的贾贺,无论角色如何转变,激荡在他内心的信念只有一个,那就是:自由探索寰宇,安全往返家园。
身肩重任扎根神舟,追求极致敬畏生命
“回收着陆分系统有着工作程序不可逆的独有特点,选择了回收着陆专业,就注定必须时时刻刻保持严慎细实、一丝不苟。”这是贾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严谨、投入是他对待工作最为可贵的精神品质,近乎“至拙”的专注彰显着他对载人航天事业的执着和对生命的敬重。
型号工作中他坚持从基础抓起、坚持从严控制、坚持关注细节,不断落实“零缺陷”的质量管理。1200平方米的神舟飞船主伞作为国内最大的航天器降落伞,由7000多个零部件组成。整个伞的缝线长达10千米,需要十几位加工人员密切合作加工3-4个月才能完成。仅主份降落伞的加工工序,就有30多道。
人命关天的事情,来不得一丁点马虎,必须每一次当作“第一次”,每一次都要再次“从零出发”。
设计、选材、裁剪、缝制、质检、包伞、试验,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必须做到一百分。贾贺常说:“航天员把生命交到我们手上,我们就得对生命负责,必须把工作做好。”
2016年3月,神舟十一号回收着陆分系统进入最为关键的环节。作为分系统不可测试项目之一,每艘船的降落伞装配都关系飞行任务的成败。为此,贾贺针对每一个装配步骤均制作了确认表格,他拿着神舟十号装伞图册和神舟十一号的装配要求仔细比对,一丝不苟的确认着状态。工作完成后,他连续熬了4个晚上制作出了神舟十一号130余张装伞图册,为分系统细化不可测试环节的控制留下了珍贵可依据的记录。
从神舟十二号开始,“一年两船密集往返,在研多批并行开展,研制阶段接续交替”的研制模式,为了确保多船产品质量状态控制的一致性,尽可能地降低人工操作带来的风险,他带领研制团队在包伞装伞过程的影像记录上狠下功夫,力求建立一套操作标准并严格执行,自此开启了“360度无死角”全方位、精益求精的拍摄、记录之路。
降落伞包装、装配过程零部件众多,绳带交错复杂,如何用影像将整个过程中零部件的位置、连接关系、盘绕状态、捆扎数量等系统全面地拍摄清楚,并非易事,他带领团队全面细致地梳理了近900个拍照控制点,每个控制点都明确了拍摄时机、拍摄对象和拍摄要求,面对推行过程的各种阻力,他始终保持极高的专注度,标准不降、力求完美,坚持“建立一个标准只有执行了才能发现问题,不断检验和纠正,认准了就要干”,就这样,一步一步完成了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包伞装伞任务,拍摄要求也由薄到厚、由厚到精,并固化形成神舟飞船降落伞影像记录工作规范。时至今日,一摞摞的图册早已不止记录了各产品的包装装配状态,更是承载着贾贺和他的团队在神舟大伞质量管理上的精益求精和极致追求,为回收着陆分系统不可逆、不可测试环节控制留下了珍贵的财富。
提起贾贺,老回收人都笑着说“后生可畏”,他自己却不这么认为,觉得自己只是在一项系统工程中尽了应尽的责任。面对从事的载人航天事业,他常说:“站在神舟飞船产品前,就能感受到手中的工作关系航天员生命安全、关乎国家尊严,便有一种无形力量注入全身,这种力量会让你放下一切私心杂念,专注于做好手中的每一个细节。”
赓续传承精神引领,厚植铁军成长沃土
作为508所回收着陆专业青年领军人和研究室主任,贾贺始终以“对自己负责,对团队负责”的态度多举措持续推动人员培养,形成了自己的管理之道。
他牵头成立回收专业人才队伍培养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回收着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具体举措,推进实施“晨光、阳光、极光”人才成长机制,不断加强平台建设、丰富培养方式、规划成长路径。成功推动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实验室、北京市创新工作室、北京市技能大师工作室、联合研究中心等支持人才成长发展平台的搭建,全面提高专业技能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同时,他还联合研究所信息中心开发部门人才数据库,明确人才积分计算规则,快速识别人才发展侧重方向,支撑青年人才和型号骨干人员的遴选,为人才考核及培养路线制定提供依据及参考。他坚持专业发展与人才成长协调同步,将人员培养活动与回收工程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制定“课程培训—协同设计及汇报—闭卷考试”为基础的新员工培养模式;强化人才交流机制,举办“大师风”交流会、“EDL”前沿技术沙龙、“同舟”学术论坛等多层次学术交流,推动技能人员劳动竞赛,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面向新的专业发展需求,他坚持实行“宇航+横向”的工程牵引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宇航领域任务让员工学好规矩,建立系统观念、研究思路,培养做工程的能力,通过市场任务让员工对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探索与验证,锻炼创新实践的能力。
在推进人才培养的同时,贾贺尤其注重精神的引领和传承。他坚持认为精神是航天人才培养体系的“根”和“魂”。身兼党支部书记的贾贺,将一代代回收人开疆扩土、自主创新、攻坚克难所取得的安全往返家园的辉煌成就,凝练总结为“团结协作、执着奉献、攻关担当”的回收铁军精神,以回收铁军精神为依托,打造“回收·印象”传承工程,通过制作型号研制团队标识和“伞花绽放”回收文创、颁发型号任务徽章、举办发射场“塔架下的回收讲堂”和“重走回收路,传承回收铁军精神”系列主题党日等,在精神传承中不断提升团队成员的政治素养和工作作风。他始终秉承“离开了集体的力量,个人将一事无成”的理念,致力于以回收铁军精神引领打造一支“铁一般”的回收队伍和“带不走”的精神传承,并在工作中奋力做好回收铁军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播员,以身作则带动全员为回收铁军刻上独具时代特色的印记。
多年来,贾贺始终用实际行动鞭策着自己、感染着别人,他努力传承着回收着陆专业60多年积淀的精神文化财富,激励团队成员不懈追求、不断前行,让精神内化于团队血液、外化在团队行动,在弘扬精神中攻坚克难、在赓续血脉中奋勇前行。在贾贺这位领头雁的带领下,508所回收着陆技术研究室老中青年三代的回收队伍结构基本形成,经验丰富、细致稳重、活跃创新有机结合,一大批新人快速成长,回收团队正逐步成为一支快速响应、能啃硬骨头的“铁军”,各专业方向团队积极配合,快速有效地攻克诸多型号研制、方案论证关键环节中的技术难题,在航天器回收着陆专业领域无往不胜,正如2023年宇航领域“最美科技工作者”颁奖词中讲到的“红白相间的‘神州第一伞’飘飘扬扬宛如飞天仙女的霓裳羽衣,中国人飞天逐梦的每一次凯旋都有‘大伞’护航:回收铁军功不可没!”
乘势而上挺膺担当,跑好回收创新“接力赛”
近年来,以商业航天为代表的产业市场迅速崛起,装备型号、商业航天飞行器、无人机所需要的高可靠、低成本减速系统,均依托于航天器回收着陆技术。在保障传统任务的基础上,贾贺带领团队越来越多的回应市场需求,但“想要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低成本,最可靠的途径一定是技术创新”,贾贺说。
他在部门内成立技术发展与论证专项攻关团队,进行产业市场需求顶层研究,提出回收着陆专业“1369”技术发展内涵,引导全员同向发力,为专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体系支持。他秉承“开放创新与合作”的思路,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围绕航天特种纤维与柔性结构、航天器新型动力控制、空间科学探测技术等,与东华大学、西交大、西工大成立联合研究中心。作为研究室主任,依托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实验室联合东华大学、同济大学、江苏产研院先进功能纤维与应用技术研究所等,成立航天柔性材料联合交叉中心;此外,成功实现特纺材料试验室顺利通过国家CNAS扩项认证评审。“一边管工程、一边谋发展”这已成为贾贺的工作常态,贾贺充分将自身的技术和行政角色,转化为专业创新发展的冲锋号和指南针,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形成回收产业市场创新联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前沿领域加强技术创新,形成多组织、多学科、多领域的交互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能力互补,使回收着陆技术更上一层楼。
今天,常挂在航天回收人嘴边的已经不是降落伞,而是柔性展开系统。“我们这个专业实际上干的是平台技术、系统技术,是多学科融合的技术,其中至少涉及材料、结构、动力、电子、工艺等,需要整合多方力量向前探索”。
他回忆起与叶培建院士的长谈,“叶院士问我,‘我们掌握的是世界前三的技术,如果把平台做小了,你自己服气吗?’”正是如此,他积极推动以超声速技术、柔性展开结构、综合评价为主要技术方向的回收“核心技术体系重塑”改革,实现多速域柔性结构减速技术五院核心技术重塑工程立项,特别是在创新特区、科工局专项等领域首次实现专业多渠道重大项目群立项突破,形成了以柔翼飞行器、新型柔性结构、新型阻力装置为代表的专业产品和技术发展新动力布局。
“我们这支队伍既不能只专注于创新,也不能固守工程领域,两者之间应该是耦合关系,是相互促进的。”贾贺说,在他的带领下,研究室如今形成的创新体系,在高成熟度、高可靠性、低成本的任务和前沿探索间架起了桥梁。每当面对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实验室墙上一代代老科学家、技术人员们的名字时,他总说“我们是站在前辈的肩膀上继续前行的”,也正是贾贺这份诚挚姿态,换来了回收着陆专业每年千万级的产业市场规模和50余项的科技创新成果,在回收这个小家,他与全员一起,共逐创新之梦,跑好创新“接力赛”。
【人物名片】
贾贺,男,1983年6月生,研究员,现工作于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中国宇航学会返回与再入专业委员会委员。2002年,贾贺考入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飞行与设计工程专业。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航天器减速着陆系统总体设计工作,负责航天器减速着陆系统性能分析评估及数值模拟等关键技术研究,具有较为深厚的航天器减速着陆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经验。
【回收着陆技术研究室简介】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回收着陆技术研究室成立于1958年,是我国唯一专业从事航天器回收着陆系统技术研究的单位,代表了国内航天器回收着陆专业最高的设计水平、制造水平、研制水平、应用水平,技术能力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研究室圆满完成了以探空火箭、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为代表的多项国家重大任务,确保航天员平安返回,保证了航天器安全着陆。
【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实验室简介】
“航天进入减速与着陆技术实验室”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于2019年9月10日正式批复设立的实验室,主要围绕“复杂气动减速理论与技术”“航天器着陆缓冲理论与技术”等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工作。
(文案:刘欢,李莉,王凡华;审核:苟兴旺,马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