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页面已加载完成

由于您当前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您尽快更新,以便获取更好的体验。推荐使用最新版Chrome、Firefox、Opera、Edge

Chrome

Firefox

Opera

Edge

新闻网
主编推荐
当前位置: 首 页 >> 主编推荐 >> 正文
【创新团队】逐梦深蓝,续写深海传奇
发布时间:2021-10-22 15:27:15 点击数: 来源:航海学院

西工大新闻网1022日电(文字 吴秀青 摄影 艾琴)浩瀚无垠的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素有“第二疆土”和“蓝色粮仓”之称,也蕴藏着无穷的奥秘。中国高校有这样的一支团队,长期以来逐梦深蓝、向海图强,打破发达国家的垄断,由近海直趋深远海,不断突破海洋探索能力制约,为我国海洋科技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标志性成果,并在海洋科技创新中培养了一大批拔尖人才,为我国的深海战略与海洋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这支团队就是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海洋声学信息感知”科技创新团队。

以“蓝色情怀”引领深海探索

枫叶流丹,记者走进西工大航海学院“海洋声学信息感知”团队,五年前万紫千红中采访该院马远良院士的情形仿佛犹在眼前。马院士用了大半个世纪,专攻海洋声学和声纳工程技术,倾听海洋的心声。因为使命的神圣,因为水声的神秘,因为故事的传奇,那场采访变成了难以忘却的记忆。记者忘不了马院士炯炯双眸中涌动着的深沉渴望,忘不了那种深入骨髓的西工大人的“蓝色情怀”。

“海洋声学信息感知”团队,源于马远良等人1958年创建的水声工程学科。该学科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水声工程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首批一流建设专业。2015年成立“海洋声学信息感知”首批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水声工程学科由创建时期的几人壮大到近百名教职工,成为我国水声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中坚力量。马远良主持了多种型号航空声纳研制,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航空声纳装备技术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军人。他还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水中兵器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是我国水中兵器学科第一位博士生导师,培养出我国第一位该学科的工学博士。60多年耕耘不辍,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博士、硕士和青年骨干教师,为国家水声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

“水声”是一个国家海军最重要的核心技术之一。早在2003年,马远良开拓性、前瞻性地指导团队,开始系统进行海面波导和深海声学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重大突破性进展,为团队开辟了新领域、新方向。水声工程学科由最初的航空声纳研究,进一步拓展至海洋声学、水声信号与信息处理、水声系统设计与集成等多个方向,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影响。

汇聚水声精英人才,打造“蓝色情怀”创新团队。“海洋声学信息感知”团队,以马远良院士为首席科学家,以蒋兴伟院士、张平院士为顾问,以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卓越青年基金获得者杨坤德教授为负责人。近10年,该团队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青年才俊加盟,大多是80后、90后,团队成员平均年龄才30多岁,他们英气勃发、充满活力,正值人生创造力最鼎盛时期。这是一支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年轻团队,也是敢为人先、攻坚克难、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团队。

该团队在国家重大专项、探索一代重大创新、预研重点项目、演示验证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担任国家重大专项海洋调查航次技术首席7次,先后获批千万级以上项目7项,在国际声学领域顶尖期刊JASA、IEEE汇刊等期刊上发表文章300余篇,授权专利8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先后入选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曾荣获“预先研究先进集体”称号。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驾齐驱,顶天立地做科研,敢勇当先、戮力创新、追求卓越,是团队从马院士那儿得到的最大传承,也是团队最鲜明的文化底色。”团队负责人杨坤德教授告诉记者,正是因为团队在搞工程的同时不放松基础创新研究,并且在基础研究方面做了很深入的开创性工作,团队很多成果才得以实际应用,才发表了很多水声工程领域顶级论文,才使团队得以保持可持续的快速发展。

几十年来该团队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省部级一等奖和二等奖20余项。近三年,该团队以海洋信息传输为旗,大胆探索,凭借“海上数据高速远程传输技术”获得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以深海目标探测为帜,勇于开拓,终以“深海观察新技术”荣获2020年度军队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理论创新与海上实践并举培养拔尖人才

在探索中求新,在挑战中超越。科研与育人,对“海洋声学信息感知”团队来说,就如同飞机的双翼,分不出高下。团队构建了一支理论和实践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教学科研团队,提出“院士专家指导、蓝色情怀引领”的行业领军人才思政教育方法,建立“多元学术实践、综合素质提升”的装备型号总师培养方式,构建“理论探索创新、海上一线实践”并重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海洋强国建设使命担当、行业科技领军人才素质、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的拔尖人才。

从团队创始人马远良到团队新一代掌舵人杨坤德,一直提倡并践行“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高水平科研中培养人才,理论创新与海上实践并举培养拔尖人才”理念。他们积极支持学生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交流,拓展视野,把握前沿学术动态;鼓励学生奇思妙想,引导学生在工程实践中思考提炼基础性关键性问题,加强选题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带领学生参加海上试验,使他们在科学研究的“真刀实枪”中锻炼成长,获得全方位的科研训练。

打造创新实验一流平台。团队依托“水下信息与控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海洋信息感知”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声学工程与检测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海洋声学信息感知”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等水声工程优势教学资源,获批陕西省海洋工程与技术检验检测共享平台,并自主研制、购置设备共100余台套,建立了优良的海上科研与教学实验平台。同时,依托航海学院与中船集团、中电集团等单位共建联合实验室、实习实践平台15个,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优良的实践条件。

海上实践培养水声工程拔尖人才。在国家重大创新、国家重大专项、演示验证重大项目等国家级项目的支持下,团队先后组织海上大型综合实验40余次(每次时间约30天),牵头承担国家海洋声学调查重大专项7个航次。师生搏风击浪、排除万难,取得了大量翔实可靠的第一手观测资料,为后续的海洋声学基础创新和应用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同时培养了一大批实验能力强、工程经验丰富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队伍,为累计约1000多人次的学生提供了海上实验机会。博士后李紫鹏、博士生黄春龙2021年春节期间赴东印度洋海域参加综合调查航次,历时70余天,参与设计并在印度洋布放了我国第一套深海大深度声磁综合潜标,其调查航次被环球时报、光明网、搜狐网、中国青年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育人成果与科研成果相得益彰。团队已累计培养研究生300余人,毕业的博士硕士中已有30余人次成长为杰青、院士候选人等国家级人才,在海洋工程、水声工程和信息电子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团队也先后荣膺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西工大首批科研育人示范团队、西工大“三全育人”先进集体。

牢记使命续写深海传奇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考察时强调,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十分辽阔。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杨坤德说,“水声研究虽然非常艰苦,但国家海洋强国建设却非常需要,同时这里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团队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认识到这一点。”

该团队十分重视研究生的爱国奉献精神、科学严谨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杨坤德认为,价值塑造、精神引领是要教会学生树立远大目标,为国家干大事;教会学生与人合作这一点也很重要,“因为只有组织大团队协同攻关,才有可能干大事情、出大成果”。

“海上实践训练,既可以将研究生早早领进科研的大门,也是培养‘蓝色情怀’的一线课堂。”实验室工程师段顺利告诉记者,团队经常带领学生到东海、南海、西太平洋、印度洋等关键海域开展海上综合实验,要战胜恶劣海况带来的种种困难,还要克服很多“外部环境”的干扰,常常需要斗智斗勇、巧妙周旋方能按计划完成实验任务。“海上实践的宝贵经历,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爱国主义的高昂热情,锤炼了同学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也深化了他们奉献国家海防的蓝色情怀。”

“晒脱皮、脱水、晕船、恶心呕吐”等第一次出海体验的感受,像烙在副教授伍飞云的记忆里。他深有体悟地说:“海上实践,真的很锻炼人,对年轻教师的成长尤为重要。”

博士后周星月,从做本科毕设时就开始出海了。在她博士论文选题遇到“瓶颈”时,正是通过一次海上实验获得灵感,从而确定了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水下目标识别”,也正是海上实验让她获得大量第一手数据撰写出多篇高质量论文。

博士生郭晓乐在水下移动声源定位的研究中遇到了问题,团队两次组织教师和他一起讨论,研究解决学术问题的思路,鼓励他迎难而上,并积极帮助他修改论文成稿,最终郭晓乐的论文“浅海声速剖面与移动声源的跟踪定位”获得《声学学报》2017年度唯一优秀论文奖。

近年来,团队学生作为第一作者或主要完成人共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百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0项,撰写专著教材3部;学生作为完成人,获得省部级一二等奖共10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在读博士研究生获批国防科技引领基金2项。团队2021年获得陕西省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

十多年前该团队就已经向深远海进发。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该团队创造了多个第一,其中多个重要海域航次均为我国首次,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航次均为校内首次。

“胆子是越做越大的,勇气也是越做越强的。我们很多的成功,都来自于敢想敢做、敢闯敢拼。”马远良院士五年前所说的话犹响在记者的耳畔。这位为新中国创造NO.1的科学家的大智大勇精神,正激励着“海洋声学信息感知”团队在海洋搏浪弄潮的畅游中续写着深海传奇!

(审稿:孙华强)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